操作全自动X光沉降粒度分析仪有哪些细节
2025年05月07日 18:43
来源:麦克默瑞提克(上海)仪器有限公司
全自动X光沉降粒度分析仪是颗粒粒度分析的核心设备,其使用需遵循严格的操作流程以确保数据准确性和仪器稳定性。以下从实际操作角度详细描述其使用细节:
一、前期准备与校准
1. 仪器检查与维护
- 检查维护提醒:SediGraph III PLUS配备维护提醒装置,根据总测试量提示定期维护。
- 清洁沉降室:使用无绒布擦拭沉降槽内壁,避免残留颗粒影响X射线检测灵敏度。定期更换进液滤网(通常每月一次),防止堵塞。
- 校准验证:检查X射线光源强度及探测器响应,使用标准校准液(如已知粒径的标样)验证测量精度,确保Stokes定律计算的准确性。
2. 样品预处理
- 分散处理:将样品与分散剂(如六偏磷酸钠溶液)混合,超声振荡10分钟以分散团聚颗粒,避免大颗粒沉降过快导致数据偏差。
- 脱气处理:对悬浮液进行抽真空处理,去除气泡干扰,确保X射线吸收信号稳定。
二、参数设置与测试启动
1. 液体参数输入
- 在控温系统中设置悬浮液温度(通常25℃±0.5℃),并通过电脑控制混合室温度,保持液体粘度恒定。
- 输入悬浮液密度和粘度值(如水的密度为1 g/cm³,25℃时粘度为0.89 mPa·s),作为Stokes定律计算的基础参数。
2. 测试程序配置
- 选择分析模式:根据样品特性选择“全范围分析”(0.1~300μm)或“扩展报告模式”(结合其他数据扩展至125mm)。
- 调整扫描速度:可选多种分析速度(如快速筛查或高分辨率模式),自下而上扫描沉降室以精准捕获所有粒径信号。
三、测试执行与实时监控
1. 自动化测试流程
- 注入样品:通过蠕动泵将悬浮液注入沉降室,避免气泡产生。启动X射线源,开始实时监测颗粒沉降过程。
- 动态数据采集:仪器每秒钟记录一次X射线吸收强度变化,生成累积质量曲线,用户可通过软件界面实时观察沉降进度。
2. 异常处理
- 若累积质量曲线出现突变(如大颗粒过早沉降),可暂停测试并调整分散剂浓度或重新处理样品。
- 温度波动超过设定值时,系统会自动暂停测试并报警,需检查控温系统的稳定性。
四、据处理与报告生成
1. 粒径计算与修正
- 根据Stokes定律计算等效球直径:
D = \sqrt{\frac{18η}{(\rho_p - \rho_f)g} \cdot \frac{L}{t}}
其中,\(D\)为粒径,\(η\)为液体粘度,\(\rho_p\)为颗粒密度,\(\rho_f\)为液体密度,\(L\)为沉降距离,\(t\)为沉降时间。
- 软件自动修正非球形颗粒的沉降偏差,并剔除异常数据点(如未充分分散的团聚体)。
2. 报告输出与分析
- 生成多类型报告:包括粒径分布曲线(Φ值单位)、累积质量图、统计过程控制(SPC)报告等[。
- 数据对比功能:支持与参考样品数据叠加或差值分析,直观展示粒度变化趋势。
五、维护与保养
1. 日常维护
- 测试后用清水冲洗沉降室,清除残留样品,防止结垢或腐蚀。
- 定期(通常每季度)校准温度传感器和X射线探测器,确保长期稳定性。
2. 故障排查
- 若X射线强度异常,检查探测器窗口是否污染或光源老化。
- 沉降时间过长时,需检查悬浮液粘度是否符合设定值,或调整控温参数。
免责声明
- 凡本网注明“来源:化工仪器网”的所有作品,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-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,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、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。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,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,并注明“来源:化工仪器网”。违反上述声明者,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。
-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(非化工仪器网)的作品,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,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。其他媒体、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,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,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。
- 如涉及作品内容、版权等问题,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,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。